微针给药技术,在2020年被美国权威科普杂志《科学美国人》评选为“有望改变人类的十大新型技术”。前不久,中国首例药物微针贴剂的临床申请成功获批,正式步入临床试验阶段,意味着中国微针药物递送技术进入全新的阶段。相较于传统的给药方式,微针给药技术具有许多优势,如避免首过效应、降低或消除疼痛、提高患者顺从性、可控缓释等,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前景。本文将介绍微针给药技术的研究概况、微针技术在大动物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药明康德DMPK具备的相关能力。
微针给药技术的研究概况
微针给药技术的简介及发展历程
微针(Microneedles)由多个微米级的细小针尖以阵列的方式连接在基座上组成,针体长度在100-3000μm之间,直径在50-250μm之间,与其特定的功能和应用有关,常见长度为250-1500μm[1]。Gerstel和Place在1971年首次提出了微针经皮给药的概念[2]。1995年,Hasmhi[3]等人利用硅材料首次制备出了微针。直到1998年,Mark Prausnitz[4]及其团队首次将微针用于经皮药物传递,验证了其可行性并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。2005年,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用于皮肤给药的微针给药贴片(不含药)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。2021年,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表了《微针治疗操作规范》,规范了微针治疗操作流程,加强了行业监管。
微针给药的机制及优点
微针给药技术是一种创新的药物递送技术,其利用微米级针尖刺透皮肤角质层,形成暂时性的机械通道,将药物直接释放于表皮或真皮层中,药物经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,实现全身治疗。由于微针针体长度通常在几百微米左右,足以穿刺皮肤但不会触及神经末梢,从而能实现无痛或微痛给药。
图1. 微针给药的机制[5]
微针给药具备传统透皮给药系统的一系列优点,如:避免肝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、维持稳定血药浓度、使用方便、缓释控释等。同时,微针给药也突破了传统透皮给药系统的限制: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和亲水性化合物经皮递送困难、生物利用率低等。与常用的大分子药物给药方式——静脉或皮下注射相比,微针给药可实现微创给药,降低或消除痛感,大大提高患者依从性,且在微针溶解或移除后,其形成的皮肤通道闭合,屏障功能恢复,不会导致皮肤感染[6]。
微针的类型及应用概述
根据药物递送策略,微针可大致分为固体微针、涂层微针、中空微针、可溶性微针和水凝胶微针[7]。
固体微针
固体微针一般由硅、金属或非降解聚合物材料制备,其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刺破皮肤形成微通道,但其自身无法载药。因此固体微针递送药物分为两步:
(1)固体微针刺破皮肤,形成微通道;
(2)将药物敷于微通道处。
作为最早开发的微针类型,其缺点也很明显,“两步法”的药物递送策略使得给药不够方便,也无法精准控制给药剂量。目前固体微针多用于医美行业。
涂层微针
为了避免“两步法”递送药物,研究人员在固体微针的基础上研发出涂层微针。通过浸润、喷涂或者压电喷墨打印技术将药物附着于微针表面,当微针刺入皮肤后,涂层溶解释放于皮肤中。但由于微针针体表面积有限,会对载药量产生一定限制。
中空微针
中空微针类似于微米级注射器,是一种具有内腔的微针结构,可穿透角质层,通过内部通道实现药物递送。中空微针虽同样多使用硅或金属材料制备,但由于其独特的内腔结构,相较于固体微针,断裂风险更大。
可溶性微针
可溶性微针是目前微针制备的热门类型之一,大多由生物相容性好、毒性低、可塑性高的可溶性或可降解聚合物或碳水化合物制备而成[8]。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更温和,对蛋白质和多肽药物更友好,使得其能够维持长久有效的生物活性[7]。可溶性微针可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递送,如:疫苗、抗体、激素类、核酸类药物[9]。
水凝胶微针
水凝胶微针同样是微针的热门类型之一,通常由交联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,能够穿透角质层,迅速吸收间质液膨胀,从而释放药物。水凝胶微针针体膨胀后,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皮肤微通道闭合,因此具有高载药量和持续的药物释放作用。同时,可通过对制备材料交联密度的选择来控制药物的缓释速度。
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对个体化需求的重视,微针的类型也在不断创新,如冷冻微针、分离微针及异形微针等[8]。
图2. 微针的类型[8]
微针的应用
近年来,全球各大研发机构均在积极研发微针制剂,微针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、疫苗接种、生物传感、疾病诊断和美容等领域。下表为NMPA和NIH登记在案的部分微针项目:
试验题目 | 登记号 | 干预、治疗方法 | 适应症或用途 |
盐酸右美托咪定微针贴剂 | CXHL2400156 CXHL2400157 | 可溶性微针 | 儿童术前镇静 |
C213 与安慰剂治疗丛集性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双盲比 | NCT04066023 | 佐米曲坦涂层钛微针 | 丛集性头痛 |
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微针进行胰岛素输送 | NCT00837512 | 微针,皮下胰岛素导管 | I 型糖尿病 |
经皮微针贴剂增强儿科地中海贫血患者局部麻醉的疗效 | NCT05078463 | 微针;利丙双卡因乳膏(恩纳) | 麻醉 |
麻疹和风疹疫苗微针贴片1~2 期减龄试验 | NCT04394689 | 麻疹-风疹疫苗微针贴片 | 麻疹、风疹 |
微针阵列联合阿霉素治疗皮肤癌 | NCT05377905 | 阿霉素微针 | 皮肤鳞状细胞癌 |
研究微针贴片接种流感灭活医疗的安全性、可接受性 | NCT02438423 | 可溶性微针 | 疫苗 |
表1. NMPA和NIH登记在案的部分微针项目[8]
微针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
我们往期的文章《透皮给药制剂研究概况及其体内PK研究方法》中已介绍过“透皮药物的体内吸收是评价透皮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猪皮在组织学和生物学的构造上与人的皮肤相近,实验猪是最佳的实验动物透皮评估模型”。借助实验猪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,可以了解微针制剂在体内的吸收情况,为微针制剂开发提供研究与优化的方向。
微针应用案例分享
图3是以迷你猪为模型对利拉鲁肽可溶性微针刺入皮肤的评估,从图3(a-1)和(a-2)的对比可以看出,微针刺入皮肤后,在表皮内溶解,针尖消失;图3(b)中,在用1%的龙胆紫进行皮肤染色后,微针形成的针孔清晰可见。
图3. 利拉鲁肽可溶性微针刺入猪皮肤前(a-1)和后(a-2)的微针形态;(b)1%龙胆紫染色后的猪皮肤[10]
图4是以迷你猪为模型,通过可溶性微针和SC连续7天单次给予利拉鲁肽的药代动力学结果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微针给药以及SC给药均在连续三次给药后,血药浓度达到稳态。微针首次和末次给药后,迷你猪血浆中利拉鲁肽浓度的达峰时间均显著小于SC给药,表明微针给药的药物吸收快于SC给药。
图4. (a)微针给药和SC给药的血药浓度曲线;(b)末次微针给药和SC给药的血药浓度曲线[10]
对微针给药的皮肤刺激进行评估后发现(图5),相同部位连续7天单次给药后,除4h内会发生轻度红斑外,并未观察到其他皮肤刺激,表明利拉鲁肽微针给药的耐受性良好。
图5. (a)首次给药后0、2、4、24h迷你猪给药部位皮肤;(b)首次给药后0h与末次给药后12h迷你猪给药部位皮肤(连续7天同一部位给药)[10]
以上结果表明,可溶性微针能够为SC注射利拉鲁肽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。
药明康德DMPK微针实验经验
药明康德DMPK团队已在实验用巴马迷你猪上完成数十个微针给药实验,制定了完善的给药及微针贴剂回收操作流程,并总结出微针给药实验的经验及方法。
微针给药的挑战
微针用于实验用巴马迷你猪给药主要有以下几项挑战:
不同于传统口服或静脉注射使用注射器进行给药,微针贴剂尺寸较小,不易于拿取或持握操作;
不同类型的微针针体机械强度不同,操作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在给药过程中发生弯折或断裂;
实验用巴马迷你猪生性活泼,喜拱蹭,操作过程挑战性较大。
针对以上挑战,DMPK通过自制多种给药工具、改善保定装置、测试优化给药技术手法等方式,使微针给药成功率有了明显提升。在实验用巴马迷你猪上,我们将同一种药物通过微针和SC给药,并评估对比了其药代动力学数据,结论表明药物通过微针给药吸收更快,与文献[10]一致。
给药部位的选择
除了微针给药技术的优化,微针给药部位的选择同样重要。给药部位皮肤的厚度对于微针给药具有重要的影响,直接关系到给药的成功率、微针的穿刺深度及药物递送的效率。在长期探索中,我们评估了实验用巴马迷你猪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,发现不同部位皮肤厚度的变化与文献[11]一致(图6)。
图6. 猪不同部位皮肤厚度[11]
通过对1~5月龄实验用巴马迷你猪不同部位皮肤用于微针给药的长期摸索测试,我们总结了不同部位皮肤用于微针给药的优缺点,详见表2:
微针给药部位 | 优势 | 劣势 |
肩背部皮肤 | •皮肤面积大,便于进行多次或大面积微针实验; •表面支撑性好,便于发力按压微针; •易于保定 | •肩背部皮肤较厚较硬,尤其是角质层和真皮层,需要更大的穿刺力量,可能导致微针弯折或断裂; •肩背部毛囊和皮脂腺较多,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 |
腹部皮肤 | •皮肤较薄,角质层较薄,便于微针穿刺; •毛囊和皮脂腺分布较少,利于提高药物吸收 | •腹部脂肪层较厚较柔软,不利于发力按压微针; •腹部皮肤可移动性较强,微针穿刺时皮肤易滑动或变形,影响穿刺深度; •易与笼底发生刮蹭,导致微针移位或脱落 |
后肢内侧皮肤 | •皮肤厚度适中,较薄的角质层和真皮层便于微针穿刺; •毛囊和皮脂腺分布较少,利于提高药物吸收 | •易受运动和外力影响,可能会导致微针移位或脱落; •给药面积较小,不适用于多个微针同时给药; •不易于保定,使得给药操作难度加大 |
耳部皮肤 | •与其它部位相比,耳部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类皮肤更为相似,更适用于透皮穿刺研究[12, 13]; •耳部皮肤位置平坦,易固定,且皮肤和角质层较薄,便于给药操作,且保定较容易; •毛囊和皮脂腺分布较少,利于提高药物吸收 | •耳部皮肤面积较小,不适用于多个微针同时给药 |
表2. 不同部位皮肤用于微针给药的比较
通过对以上的优劣进行对比后可以得出,耳部皮肤更便于给药操作,且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。因此我们确定了耳部皮肤作为给药位点,并建立了完善的给药操作流程。
结语
微针给药技术代表了现代药物递送的创新方向,其研究进展不断推动着药物递送领域的发展,为药物递送、疾病诊断、生物传感、疫苗接种、美容等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。药明康德DMPK团队具有丰富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经验,已在实验用巴马迷你猪上完成数十个微针给药实验,筛选了适用于微针给药的皮肤部位,制定了完善的微针实验操作流程,并得出对应的策略及方法,能够助力微针制剂的研发,推动微针制剂研发进展。
作者:蒋迁,宁晨,何欢,于嘉瑞,李志海,刘守桃
编辑:富罗娜·克里木,钱卉娟
设计:倪德伟,张莹莹
药明康德DMPK依托在中国(上海、苏州、南京和南通)和美国(新泽西)的研发中心,提供从早期筛选、临床前开发、到临床研究阶段的综合型药代动力学服务,助力您快速推进药物研发流程。拥有上千人的研发团队,服务超1600家全球客户,具有超过十五年的新药申报经验,已成功支持超过1500个新药临床研究申请(IND)。
点击此处可与我们的专家进行联系。
参考
[1] Pettis R J, Harvey A J. Microneedle delivery: clinical studies and emerging medical applications[J]. Therapeutic delivery, 2012, 3(3): 357-371.
[2] Gerstel M S, & Place V A. Drug delivery device. US Patent 3964482-A. 1971.
[3] Hashmi S, Ling P, Hashmi G, et al.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nematodes using arrays of micromechanical piercing structures[J]. BioTechniques, 1995, 19(5): 766-770.
[4] Henry S, McAllister D V, Allen M G, et al. Microfabricated microneedles: a novel approach to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[J].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, 1998, 87(8): 922-925.
[5] Waghule T, Singhvi G, Dubey S K, et al. Microneedles: A smart approach and increasing potential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[J]. Biomedicine & pharmacotherapy, 2019, 109: 1249-1258.
[6] 黄颖聪, 马凤森, 占浩慧, 等.微针阵列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递送[J].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, 2017, 44(9): 757-768.
[7] Liu T, Chen M, Fu J, et al.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needles-mediated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protein and peptide drugs[J].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, 2021, 11(8): 2326-2343.
[8] 赵翰卿, 陈明龙, 卢安琪, 等. 微针在经皮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[J]. 药学进展, 2024, 48(4): 244-253.
[9] 武文涛, 周纯娴, 吴传斌, 等. 微针经皮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进展[J]. 药学进展, 2024, 48(4): 254-268.
[10] Lin H, Liu J, Hou Y, et al. Microneedle patch with pure drug tips for delivery of liraglutide: pharmacokinetics in rats and minipigs[J]. Drug Delivery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, 2024: 1-15.
[11] Zou Q, Yuan R, Zhang Y, et al. A single-cell transcriptome atlas of pig skin characterizes anatomical positional heterogeneity[J]. Elife, 2023, 12: e86504.
[12] Simon G A, Maibach H I. The pig as a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of percutaneous permeation in man: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observations–an overview[J].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, 2000, 13(5): 229-234.
[13] Jacobi U, Kaiser M, Toll R, et al. Porcine ear skin: an in vitro model for human skin[J].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, 2007, 13(1): 19-24.
加入订阅
获取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最新专业内容和信息